有關(guān)獸的成語有哪些
2025.05.21 05:35 6
有關(guān)獸的成語非常多,以下為你列舉一部分:
包含“獸”字在首位
- 獸聚鳥散
- 意思:像鳥獸一樣時聚時散,比喻聚散無常,也比喻烏合之眾。
- 出處:《史記·平津侯主父列傳》:“無匈奴之性,獸聚而鳥散,從之如搏影?!?/li>
- 例句:這些土匪平時獸聚鳥散,一到關(guān)鍵時刻根本組織不起來有效的抵抗。
- 獸窮則嚙
- 意思:指野獸陷于絕境必然進行搏噬反撲,亦喻人陷入困窘之境,便會竭力反擊。
- 出處:《韓詩外傳》卷二:“獸窮則嚙,鳥窮則啄,人窮則詐,自古及今,窮其下能不危者,未之有也。”
- 例句:被追捕的歹徒獸窮則嚙,瘋狂地沖向警察。
- 獸心人面
- 意思:面貌雖是人,心卻如野獸,形容人兇惡殘暴。
- 出處:唐·張鷟《朝野僉載》卷四:“時臺中謂之語曰:侯知一不伏致仕,張琮自請起復(fù)……皆非名教中人,并是獸心人面?!?/li>
- 例句:他看起來溫文爾雅,實則獸心人面,做了許多傷天害理的事。
包含“獸”字在第二位
- 困獸猶斗
- 意思:被圍困的野獸還要作最后掙扎,比喻在絕境中還要掙扎抵抗。
- 出處:《左傳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得臣猶在,憂未歇也,困獸猶斗,況國相乎!”
- 例句:敵人已經(jīng)陷入絕境,但仍困獸猶斗,我們不能放松警惕。
- 如鳥獸散
- 意思:像一群飛鳥走獸一樣逃散,形容潰敗逃散,也比喻集團或組織解散后,其成員各奔東西。
- 出處:《漢書·李陵傳》:“今無兵復(fù)戰(zhàn),天明坐受縛矣!各鳥獸散,猶有得脫歸報天子者。”
- 例句:槍聲一響,敵人如鳥獸散,四處逃竄。
- 率獸食人
- 意思:帶著野獸來吃人,比喻統(tǒng)治者虐害人民。
- 出處: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庖有肥肉,廄有肥馬,民有饑色,野有餓莩,此率獸而食人也?!?/li>
- 例句:在那黑暗的年代,軍閥混戰(zhàn),百姓生活困苦,簡直是率獸食人。
包含“獸”字在第三位
- 人面獸心
- 意思:面貌雖然是人,但心腸像野獸一樣兇狠,形容為人兇殘卑鄙。
- 出處:《列子·黃帝》:“夏桀、殷紂、魯醒、楚穆,狀貌七竅皆同于人,而有禽獸之心?!薄稘h書·匈奴傳贊》:“被發(fā)左衽,人面獸心。”
- 例句:他表面上和藹可親,實際上卻是個人面獸心的家伙,經(jīng)常做壞事。
- 鳥伏獸窮
- 意思:如飛鳥棲伏,野獸奔走無路,形容勢竭力窮,處境困難。
- 出處:宋·洪邁《容齋五筆·韓信周瑜》:“烏喙人杰,父兄是誅,鳥伏獸窮,志在一呼,暗嗚驚愕,千里乘虛,堂堂之陣,四方來趨,治兵振旅,志在討誅?!?/li>
- 例句:在我軍的強大攻勢下,敵人鳥伏獸窮,只好乖乖投降。
- 鳳儀獸舞
- 意思:表示圣賢教化的功效極大,能使神異的鳥獸奮然起舞。
- 出處:《書·益稷》:“《簫韶》九成,鳳皇來儀……擊石拊石,百獸率舞?!?/li>
- 例句:在太平盛世,呈現(xiàn)出一片鳳儀獸舞的祥和景象。
包含“獸”字在第四位
- 洪水猛獸
- 意思:比喻極大的禍害。
- 出處: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,周公兼夷狄、驅(qū)猛獸而百姓寧?!?/li>
- 例句:在古代,洪水猛獸給人民帶來了無盡的災(zāi)難。
- 衣冠禽獸
- 意思:外表衣帽整齊,像個人,行為卻如禽獸,比喻品德敗壞的人。
- 出處:明·陳汝元《金蓮記·構(gòu)釁》:“人人罵我做衣冠禽獸,個個識我是文物穿窬。”
- 例句:他看似道貌岸然,實則是個衣冠禽獸,做了不少違法亂紀(jì)的事。
- 五脊六獸
- 意思:形容因無所事事而感到非常無聊。
- 出處: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這些矛盾在他心中亂碰,使他一天到晚的五脊六獸的不大好過?!?/li>
- 例句:放假在家,他整天五脊六獸的,不知道該干什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