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朵小手術有哪些
2025.05.20 10:54 10
耳朵的小手術種類較多,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耳朵小手術:
耳部腫物切除手術
- 手術目的 切除耳部出現(xiàn)的各種良性腫物,如皮脂腺囊腫、脂肪瘤、纖維瘤等,以去除病變組織,防止腫物惡變或影響耳部外觀及功能。
- 手術過程
- 患者一般需要局部麻醉。
- 醫(yī)生會在腫物表面做一個合適的切口,切口大小根據(jù)腫物大小而定。
- 然后小心地分離腫物與周圍組織的粘連,完整地將腫物切除。
- 最后對切口進行縫合,一般采用可吸收縫線或術后需要拆除的縫線。
- 術后恢復
- 術后耳部會有一定的腫脹,一般數(shù)天至一周左右逐漸消退。
- 保持傷口清潔干燥,避免沾水,防止感染,按照醫(yī)生的囑咐定期換藥,一般術后5-7天拆線(可吸收縫線無需拆線)。
- 短期內(nèi)可能會有輕微疼痛,可根據(jù)疼痛程度適當使用止痛藥物。
外耳道耵聹取出術
- 手術目的 取出堵塞外耳道的耵聹(耳屎),恢復外耳道通暢,改善聽力,緩解耳部不適癥狀,如耳悶、耳鳴、聽力下降等。
- 手術過程
- 對于較松軟的耵聹,醫(yī)生一般會直接用耵聹鉤將其取出。
- 如果耵聹質(zhì)地較硬,可先使用滴耳液,如碳酸氫鈉滴耳液,將耵聹軟化,一般需要滴耳3-5天,然后再用生理鹽水沖洗外耳道,將耵聹沖出;或者使用吸引器將軟化的耵聹吸出。
- 術后注意事項
- 取出耵聹后,耳部堵塞感會立即消失,聽力也會有所改善。
- 注意保持外耳道清潔,避免再次進入污水或異物,防止耵聹再次形成堵塞外耳道。
鼓膜穿刺術
- 手術目的 用于診斷和治療中耳疾病,通過穿刺抽取中耳積液,明確積液性質(zhì),同時緩解因積液導致的耳悶、聽力下降等癥狀,也可向中耳腔內(nèi)注入藥物進行治療。
- 手術過程
- 患者一般取坐位或臥位,患耳朝上。
- 醫(yī)生會在耳內(nèi)鏡或顯微鏡的輔助下,確定鼓膜穿刺點,一般選擇鼓膜的前下方。
- 常規(guī)消毒外耳道及鼓膜表面后,用鼓膜穿刺針經(jīng)鼓膜穿刺點刺入中耳腔,抽取積液,如需注入藥物,可將藥物緩慢注入中耳腔。
- 術后恢復
- 術后耳部可能會有輕微疼痛和少量血性分泌物,一般1-2天內(nèi)可自行緩解。
- 需注意保持耳部清潔,避免污水入耳,按照醫(yī)生要求定期復診,觀察中耳腔情況。
耳廓假性囊腫手術
- 手術目的 切除耳廓假性囊腫的囊壁,防止囊腫復發(fā),恢復耳廓的正常形態(tài)和結構。
- 手術過程
- 通常在局部麻醉下進行。
- 醫(yī)生會在囊腫表面做一個與囊腫大小相當?shù)那锌?切開皮膚后,將囊腫的囊壁完整剝離并切除。
- 然后對耳廓進行適當?shù)乃苄?最后縫合切口。
- 術后護理
- 術后需用紗布或繃帶適當加壓包扎耳廓,以防止術后出血和促進耳廓形態(tài)恢復。
- 保持傷口清潔,避免感染,按照醫(yī)囑定期換藥,一般術后7-10天拆線。
- 避免壓迫或碰撞耳廓,防止影響恢復和導致囊腫復發(fā)。
耳垂整形手術
- 手術目的 改善耳垂形態(tài),如修復耳垂裂、增大耳垂、重塑耳垂形狀等,以滿足患者對耳部美觀的需求。
- 手術過程
- 以耳垂裂修復為例,一般采用局部麻醉。
- 醫(yī)生會在耳垂裂兩側設計切口,將裂緣修整后,用可吸收縫線或絲線進行縫合,使耳垂恢復完整。
- 如果是增大耳垂手術,可通過自體脂肪注射或植入人工材料(如醫(yī)用硅膠等)來實現(xiàn),自體脂肪注射時,先從身體其他部位抽取適量脂肪,經(jīng)過處理后注射到耳垂部位;植入人工材料則是通過在耳垂合適位置做切口,將材料植入并固定。
- 術后恢復
- 術后耳垂部位會有腫脹,一般數(shù)周內(nèi)逐漸消退。
- 保持傷口清潔,避免外力牽拉耳垂,防止傷口裂開,按照醫(yī)生囑咐定期復查,觀察恢復情況,如果是植入人工材料,可能需要根據(jù)具體情況在一段時間后取出或更換材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