含有狗的成語有哪些
2025.05.20 12:43 6 0
貶義成語
- 雞鳴狗盜
- 含義:原指學雞鳴叫以騙人,裝成狗的樣子盜竊;后來比喻低賤卑下的技能或行為,亦指具有這種技能或行為的人。
- 出處:《史記·孟嘗君列傳》記載,齊國孟嘗君出使秦國被昭王扣留,孟一食客裝狗鉆入秦營偷出狐白裘獻給昭王妾以說情放孟,孟逃至函谷關時昭王又令追捕,另一食客裝雞叫引眾雞齊鳴騙開城門,孟得以逃回齊國。
- 例句:他沒什么真才實學,只會些雞鳴狗盜的小伎倆。
- 狗仗人勢
- 含義:比喻壞人依靠某種勢力欺侮人或物。
- 出處:明·李開元《寶劍記》第五出:“(丑白)他怕怎的?(凈白)他怕我狗仗人勢?!?/li>
- 例句:他平日里狐假虎威,狗仗人勢,大家都很討厭他。
- 狗尾續(xù)貂
- 含義:原指封官太濫,后比喻拿不好的東西補接在好的東西后面,前后兩部分非常不相稱。
- 出處:《晉書·趙王倫傳》記載,古代皇帝的侍從官員用貂尾作帽子的裝飾,由于封官太濫,貂尾不夠,就用狗尾代替,當時民謠說:“貂不足,狗尾續(xù)?!?/li>
- 例句:這部電視劇的續(xù)集質(zhì)量很差,完全是狗尾續(xù)貂之作。
- 狗血淋頭
- 含義:舊時迷信說法,謂狗血淋在妖人頭上,能使其妖法失靈;后形容罵得很兇,使被罵者如淋了狗血的妖人一樣,無言以對,無計可施。
- 出處: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五十三回:“馬知府道:‘必然是個妖人!’教去取些法物來,牢縛這廝,與我加力打那畜生!”眾人都擁上來看時,果然這和尚頸脖子下,有一條紅絹裹著,上面插著兩把尖刀,倒在血泊里,馬知府喝道:“且押去大牢里監(jiān)著,明日卻叫去市曹上斬了,把那顆頭懸掛市中,以警妖人!”又手下來,便把宋江捆翻,打得狗血淋頭。
- 例句:他被老師罵得狗血淋頭,低著頭不敢吭聲。
- 蠅營狗茍
- 含義:像蒼蠅那樣飛來飛去,像狗那樣的不識羞恥,比喻為了追逐名利,不擇手段,像蒼蠅一樣飛來飛去,像狗一樣的不識羞恥。
- 出處:唐·韓愈《送窮文》:“蠅營狗茍,驅(qū)去復返?!?/li>
- 例句:他整天蠅營狗茍,為了私利不擇手段。
中性成語
- 狗急跳墻
- 含義:狗急了,也能跳墻,比喻走投無路時不顧一切地采取極端的行動。
- 出處:《敦煌變文集·燕子賦》:“人急燒香,狗急驀墻?!?/li>
- 例句:警方已經(jīng)布下天羅地網(wǎng),犯罪嫌疑人狗急跳墻,最終還是落入了法網(wǎng)。
- 雞鳴狗吠
- 含義:雞啼狗叫彼此都聽得到,指人煙稠密。
- 出處:戰(zhàn)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:“雞鳴狗吠相聞,而達乎四境,而齊有其民矣。”
- 例句:清晨,小山村中雞鳴狗吠,一片寧靜祥和的景象。
- 兔死狗烹
- 含義:兔子死了,獵狗就被人烹食,比喻給統(tǒng)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后被拋棄或殺掉。
- 出處:《史記·越王勾踐世家》:“飛鳥盡,良弓藏;狡兔死,走狗烹。”
- 例句:歷史上有許多功臣,在王朝建立后往往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場。
- 狼心狗肺
- 含義:形容心腸像狼和狗一樣兇惡、狠毒。
- 出處: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:“那知這賊子恁般狼心狗肺,負義忘恩?!?/li>
- 例句:他竟然做出這種恩將仇報的事,真是狼心狗肺。
- 狗皮膏藥
- 含義:中醫(yī)外用藥膏,將藥膏涂在小塊狗皮上制成,能治跌打損傷等;舊時走江湖的人常假造狗皮膏藥來騙取錢財,因而用來比喻騙人的貨色。
- 出處:清·李百川《綠野仙蹤》:“販賣狗皮膏藥,賣了二百多吊錢?!?/li>
- 例句:他的那些承諾不過是狗皮膏藥,根本兌現(xiàn)不了。
本文轉(zhuǎn)載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,如有侵權,聯(lián)系刪除